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3
数控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5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8
软件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11
文秘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13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15
物流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17
会计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20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23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25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教职成厅涵[2014]11号);
2.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汽车定期维护》等四门课程教学大纲。
3.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初级)国家职业标准(劳社厅[2005]1号)。
三、考试方法
本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采用实际操作考试形式,现场由学生在四个测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5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约占40%;
2.《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约占40%;
3.《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 约占10%;
4.《汽车定期维护》 约占10%。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1.填空题 约占15%;
2.判断题 约占20%;
3.单项选择题 约占40%;
4.简答题 约占15%;
5.综合应用题 约占1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1.汽车发动机基础知识
(1)能理解发动机的基本术语,能说明发动机的类型;
(2)掌握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异同;
(3)掌握发动机机的型号编制规则并能正确识别发动机型号。
2.曲柄连杆机构
(1)掌握机体组的作用、组成及各零件的作用、结构;
(2)掌握活塞连杆组的作用、组成及各零件的作用、结构;
(3)掌握曲轴飞轮组作用、组成及各零件的作用、结构;
(4)掌握汽缸盖、活塞连杆组、曲轴的拆装方法。
3.配气机构
(1)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类型、组成与工作原理;
(2)掌握配气机构各零件的作用与构造;
(3)掌握正时齿轮、正时带的安装方法和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4.冷却系
(1)掌握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工作原理;
(2)掌握冷却系统各零件的作用与构造。
(3)掌握冷却系统各零件在发动机上的位置与拆装方法。
5.润滑系
(1)掌握润滑系统的作用、组成与工作原理;
(2)掌握润滑系统各零部件的作用与构造。
(3)掌握润滑系统各零部件在发动机上的位置与拆装方法。
6.柴油机燃油供给系
(1)掌握传统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作用、组成与工作原理;
(2)掌握传统柴油机燃油供给系各零部件的作用与构造。
(3)掌握传统柴油机燃油供给系各零部件在发动机上的位置与拆装方法。
7.起动系统
(1)掌握起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2)掌握起动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和拆装方法。
8.进排气装置
(1)掌握汽油机、柴油机进气系统的组成;
(2)掌握汽油机、柴油机进气系统各零部件的作用;
(3)掌握汽油机、柴油机进气系统各零部件的拆装方法。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1.汽车底盘基础知识
(1)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
(2)掌握汽车底盘的布置形式。
2.汽车传动系
(1)掌握传动系的作用、类型;
(2)掌握离合器的作用,掌握摩擦片式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类型与组成;
(3)掌握摩擦片式离合器的拆装方法;
(4)掌握普通齿轮变速器的作用、组成和结构形式,掌握变速器操纵装置的形式和组成,掌握分动器的作用;
(5)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特点、组成及工作原理;
(6)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作用、组成和基本结构;
(7)掌握驱动桥的作用、组成及结构,掌握驱动桥的拆装方法。
3.汽车行驶系
(1)掌握汽车行驶系的作用、类型、组成;
(2)掌握车桥的作用、类型及结构;
(3)掌握转向轮定位的概念、内容;
(4)掌握车轮及轮胎的作用、类型及结构,掌握车轮总成的拆装方法。
(5)掌握悬架的作用、类型、组成及各零部件的结构。
4.汽车转向系
(1)掌握汽车转向系的作用、形式、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机械式转向系的类型、组成及各零部件的作用与结构;
(3)掌握动力转向系的类型、组成及各零部件的作用与结构。
5.汽车制动系
(1)掌握汽车制动系的作用、类型、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鼓式、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拆装方法;
(3)掌握液压制动、气压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
(4)掌握驻车制动的作用、类型及结构;
(5)掌握ABS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6)掌握液压制动系统排气操作方法。
[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
1.汽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掌握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特点;
(2)掌握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3)掌握电控汽油机空气供给系统的作用、组成;掌握基本元件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4)掌握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组成;掌握各零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掌握电控汽油机控制系统的作用、组成;掌握各传感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掌握各传感器在发动机上的一般位置与拆装方法。
2.汽油发动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掌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类型、组成;
(2)掌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各零部件的作用与拆装方法;
(3)掌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3.汽油机进排气控制
(1)掌握废气再循环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汽油蒸气控制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三元催化器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汽车定期维护]
1.汽车维护基础知识
(1)掌握汽车维护基本原则与汽车维护类型;
(2)掌握汽车维护安全基本要求;
(3)掌握常用工具、量具、设备(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数字式万用表、解码器、车辆举升机、千斤顶等)的使用方法。
2.汽车一级维护
(1)掌握进排气系统的维护内容及操作方法;
(2)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内容及操作方法;
(3)掌握燃油供给系、点火系的维护内容及操作方法;
(4)掌握冷却系统的维护内容及操作方法;
(5)掌握制动系统的维护内容及操作方法;
(6)掌握转向系统的维护内容及操作方法;
(7)掌握传动系统的维护内容及操作方法;
(8)掌握电器系统的维护内容及操作方法;
(9)掌握一级维护作业流程。
3.汽车二级维护
(1)掌握制动系统的维护内容与操作方法;
(2)掌握转向系统的维护内容与操作方法;
(3)掌握火花塞的拆卸、检查、更换与装配方法;
(4)掌握冷却系的维护内容与操作方法;
(5)掌握排气系统的维护内容与操作方法;
(6)掌握空调系统的维护内容与操作方法;
(7)掌握轮胎的维护内容与操作方法;
(8)掌握车轮定位的检测与操作方法;
(9)掌握汽车二级维护作业流程。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汽车发动机拆装;
2.汽车底盘拆装;
3.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
4.汽车定期维护。
(二)测试方法与分值比例
1.测试时间:50分钟
2.测试组织:测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形式,由考生在现场在4个测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项目,1人1工位进行操作考试,要求考生操作时口头报告操作内容。
3.分值比例:技能测试含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测试,分值比例为:
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 约占10%;
安全文明生产 约占10%;
工具设备使用 约占20%;
操作及操作规范 约占60%。
(三)测试内容及要求
1.综合素质测试
(1)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2)具备一定的职业礼仪和职业规范。
2.测试项目及主要测试点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主要测试点
| 备注
|
1
| 汽车发动机拆装
| 1. 工具设备的清点、选用与使用;
2. 安全文明生产;
3. 发动机零件的拆卸、检测与装配操作;
4. 发动机部件的拆装操作;
| 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4个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
2
| 汽车底盘拆装
| 1. 工具设备的清点、选用与使用;
2. 安全文明生产;
3. 汽车底盘零件拆卸、检测与装配操作;
4. 汽车底盘部件的拆装操作;
|
3
| 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
| 1. 工具设备的清点、选用与使用;
2. 安全文明生产;
3. 故障诊断设备(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的使用;
4.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
|
4
| 汽车定期维护
| 1. 工具设备的清点、选用与使用;
2. 安全文明生产;
3. 汽车一级维护项目及其维护操作;
4. 汽车二级维护项目及其维护操作;
|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数控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数控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等4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
(1)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2)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3)中等职业学校《金属加工与实训》教学大纲;
(4)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专业测试》教学大纲。
3.国家职业四级标准:钳工、普通车工、数控车工、绘图员。
三、考试方法
本次数控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采用实际操作考试方法,现场由学生在4个考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考试项目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
(一)考试科目及分值比例
1.《机械制图》 约占30%;
2.《机械基础》 约占25%;
3.《金属加工与实训》 约占35%;
4.《电工技术基础与专业测试》 约占10%。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1.填空题 约占20%;
2.判断题 约占20%;
3.单项选择题 约占30%;
4.简答题 约占15%;
5.综合应用题 约占15%。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机械制图】
1.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中的基本要求;
2.了解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画法,能正确进行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3.了解机械制图中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基本概念,理解其符号、代号含义,能正确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4.了解投影的概念及分类,理解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5.了解点、直线、平面的绘制与投影规律;能识读点、直线、平面的空间位置;
6.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利用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识读与绘制物体三视图;
7.能识读与绘制平面体、回转体(圆柱)的三面投影;
8.了解截交线的概念,会使用简单基本体的截断方法;
9.理解组合体的读图方法,理解中等复杂程度组合体补图、补线的方法;
10.理解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画法与标注方法;
11.理解常用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与标注方法;
12.了解局部放大图与标准方法;
13.了解视图常用的简化画法;
14.理解螺纹的规定画法及标注方法,螺栓、双头螺柱、螺钉的装配连接画法;
15.了解直齿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规定画法及键连接、销连接、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简化画法和示意画法;
16.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7.能识读一定复杂程度的零件图(2-3个视图、约20个尺寸);
18.能识读零件图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
【机械基础】
1.了解螺纹主要参数,能根据螺纹的标记正确判断螺纹类型及具体参数(牙型、螺距、线数和旋向等;
2.理解螺纹连接的几种形式,能正确选用螺纹连接形式;
3.了解螺纹连接预紧与防松的基本原理,了解螺纹防松类型;
4.了解键、销连接的功用、类型、特点和应用,会选用普通平键;
5.了解各种联轴器、离合器的结构原理、特点及应用;
6.理解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及特点,能正确计算传动比;了解普通V带相关国家标准,能识别普通V带标记;理解带传动张紧的基本知识,了解普通V带张紧的基本类型;
7.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分类,能正确计算传动比;熟悉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参数,能计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各部分尺寸;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
8.了解轮系的概念及类型,能分析平面定轴轮系运动方向,计算传动比;
9.了解轴的功用、分类,了解轴上零件轴向固定及周向固定常用形式,了解轴上零件的装拆方法;
10.了解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的结构、应用、类型和特点,能识别滚动轴承代号;
11.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其类型判别方法,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特性,认识铰链四杆机构急回特性及死点位置;
12.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特点和应用;
13.了解几轮机构、槽轮机构组成、特点。
【金属加工与实训】
1.了解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理解金属材料工工性能的概念;
2.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能正确识读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3.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概念,了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目的、方法及应用范围;
4.了解金属切削运动及其特点,理解切削用量三要素的概念、符号、选择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常用刀具材料及其应用特点,能针对常见加工材料及条件进行刀具材料选择;
6.了解车刀的主要角度及其作用;
7.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能正确识读常用机床的型号,能理解其主要技术参数的含义;
8.了解卧式车床的分类、组成、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了解车床上常用刀具的种类;了解车床常用的夹具、工具的特点及应用场合;了解车床上常用的工件的安装方法;了解常用车削表面的加工方法及特点;
9.了解常用钳工工具、刀具、辅助工具的种类及用途;能进行常风工作条件下的工具、刀具及辅具种类选择;发解常见钳工工艺的应用特点;
10.了解常用量具种类,能进行常用量具的使用与简单保养;
11.了解生产过程、生产类型;理解基准、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的概念;
12.能正确识读常见工艺卡;按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工件安装方法;按加工要求正确选择刀具种类;按加工要求合理安排加工工步顺序;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切削液;
13.了解典型表面及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14.能按零件加工对象及加工精度合理选择量具;
15.具有安全、规范、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及零件质量等职业意识;
16.能正确认知、对待自己、他人和事件,具有符合角色、群体、社会规范、道德和法规的表现行为,有一定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态;
17.愿意从事机械产业相关职业,有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
【电工技术基础与专业测试】
1.了解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工具的类型及作用;
2.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
3.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
4.了解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会识读简单电路图;
5.理解电路组成中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能对直流电路的常用物理量进行简单计算;
6.了解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外形、作用、主要参数,能得用欧姆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
7.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与电路特点,会计算串联、并联及混联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
8.了解电容、电感的概念,电容参数和标注。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简单机械零件的手工制作;
2.AutoCAD或CAXA软件运用;
3.普通车床操作与加工;
4.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二)测试方法与时间
1.测试时间:120分钟
2.测试组织:测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形式,由考生在现场在4个测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项目,1人1工位进行操作考试。
(三)测试项目及主要测试点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主要测试点
| 备注
|
1
| 简单机械零件的手工制作
| 1.手工制作工具的选择与正确使用
2.工件的装夹
3.錾、锯、锉的操作要领
4.量具的合理选择及使用
5.零件加工质量
| 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4个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
2
| AutoCAD或CAXA软件运用
| 1.文件的新建、打开、关闭、保存
2.正确设置绘图环境(边框、标题栏、图层、颜色、线型及比例)
3.视图布置及图形的表达
4.文字样式、尺寸标注样式
5.图纸打印设置及打印
|
3
| 普通车床操作与加工
| 1.加工过程所需工具的正确选择与使用
2.机床的调整与工件的装夹
3.量具的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
4.操作过程的规范
5.零件加工质量
|
4
|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 1.加工过程所需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2.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设备的启动,程序的录入、校验、编辑与修改,零件装夹,对刀与设置)
3.量具的合理选择及使用
4.零件的加工程序
5.零件加工质量
|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信息技术二类);
2.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3.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与基本技能训练、电工基础与基本技能训练、单片机技术等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4.国家职业标准:无线电装接工、电子产品装接工、维修电工。
三、考试方法
本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含职业规范)采用实际操作考试方法,现场由学生在4个测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测试项目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 电工基础与基本技能训练 约占30%;
2.电子技术基础与基本技能训练 约占35%;
3.单片机技术 约占10%;
4.电气控制与PLC 约占10%;
5.传感技术及应用 约占5%;
6.电视技术与维修 约占5%;
7.行业规范及职业道德 约占5%。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 约占40%;
2.多项选择题 约占15%;
3.填空题 约占25%;
4.判断题 约占10%;
5.解答题 约占1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电工技术基础与基本技能训练】
1.重点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熟练、灵活地运用
认识交、直流电源、基本电工仪器仪表及常用电工工具、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保护接零的方法、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电动势、电位和电能的物理概念、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电阻器种类、外形和参数、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阻串联、并联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计算、电容器种类、外形和参数、变压器的电压比、电流比、电感器的种类、外形和参数、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相位和相位差概念、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三相正弦对称电源的概念,理解相序的概念、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制。
2.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参考方向的含义和作用、电阻混联计算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列出两个网孔的电路方程、叠加定理、容抗、感抗的概念、磁场的基本概念、有功功率的概念、RL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R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电源星形联结的特点。
3.理解所列知识的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在分析、 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运用
戴维宁定理、电容器的概念/储能元件的概念、电容器充、放电电路的工作特点、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常用磁性材料、无功功率的概念、RLC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
4.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够说出知识的要点、大意,在有关问题中能识别和直接使用
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及其应用、左手定则、右手定则、互感的概念、交流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相位差、电路中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概念、功率三角形和电路的功率因数。
【电子技术基础与基本技能训练】
1.重点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熟练、灵活地运用
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引脚、主要参数、识读整流电路、识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图、三极管的结构及符号、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三极管识别引脚、识读和绘制基本共射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符号及器件的引脚功能、理想集成运放的特点、反馈分类、反相输入、同相输入电路识读、功放的分类、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估算输出电压值、三端可调稳压器的引脚功能与典型应用电路、数字电路的特点、TTL集成门电路特点、COMS集成门电路特点、脉冲与数字信号、码制、数制、常见逻辑门电路及符号。
2.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滤波电路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三极管主要参数、放大器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放大电路四种耦合方式及特点、阻容耦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OCL/OTL功放电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二进制编码器、基本RS触发器、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门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3.理解所列知识的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在分析、 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运用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小信号放大器性能指标、分压式偏置集电极–基极偏置放大器、差分输入运放电路和加法减法运算电路识读、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采用复合管构成的OTL功放、三极管的各工作状态的条件判断、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及识读、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集成运放的三种输入形式、OTL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OTL功放电路典型电路分析、电容滤波电路基本工作原理、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78/79系列三端固定稳压器的引脚功能与典型应用电路、逻辑代数运算定律、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组合逻辑电路的识读。
4.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够说出知识的要点、大意,在有关问题中能识别和直接使用
二极管伏安特性、合理选用整流电路元件的参数、三极管特性曲线、负反馈电路判别、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二-十进制编码器、集成JK触发器、集成D触发器、集成计数器、集成施密特触发器、集成单稳态触发器、交越失真及其消除方法、单相半波、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构成和基本原理图识读、三极管的管脚识别与质量判别、信号运算电路(加法器、减法器、反相器、电压跟随器)。
【单片机技术基础与实训】
1.重点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熟练、灵活地运用
单片机的发展与分类、数据单位/存储容量和地址/常用数制与码制、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单片机时序(时钟、机器、指令周期关系)、C语言程序数据结构及数据类型。
2.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一维数组的定义与识读与简单程序编写、简单程序编写(内部数据传送,顺序结构、无条件循环结构)、单片机分支程序读识(分支结构、有限循环结构)、LED流水灯识读与简单程序编写、静态数码管显示与动态数码管扫描显示、查表程序读识、显示子程序、延时子程序读识、单片机逻辑运算指令、定时器方式0/1/2使用及初始化程序读识、中断响应过程、定时器/计数器T0、T1中断程序读识、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3.理解所列知识的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在分析、 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运用
延时子程序编写、带符号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BCD码(压缩型BCD码和非压缩型BCD码)、ASCII码。
4.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够说出知识的要点、大意,在有关问题中能识别和直接使用
常用数值、变量的定义与使用、顺序结构程序识读与简单程序编写、If/Switch选择结构程序识读与简单程序编写、Whine/for循环结构程序识读与简单程序编写、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状态查询方式工作程序读识、中断优先级与自然优先级、中断请求的清除与复位、51单片最小应用系统
【电视技术与维修】
1.重点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熟练、灵活地运用
黑白电视机的组成方框图及信号流程、行/场扫描基本概念及电路识读、线性稳压电源电路识读。
2.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电视信号的产生与传送、预中放电路识读。
3.理解所列知识的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在分析、 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运用
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及作用、显像管主要附件及电路识读。
4.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够说出知识的要点、大意,在有关问题中能识别和直接使用
AGC/AFT/AFC基本概念及典型电路图识读。
【传感技术及应用】
1.重点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熟练、灵活地运用
误差的基本概念、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电阻式传感器识别测试与典型电路识读、电容式识别测试与典型电路识读、电感式识别测试与典型电路识读、霍尔元件识别测试与典型电路识读、压电式识别测试与典型电路识读、光电式识别测试与典型电路识读、温度式识别测试与典型电路识读。
【电气控制与PLC】
1.重点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熟练、灵活地运用
低压电器的定义、用途、主要分类、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符号、接触器的结构原理、技术参数、PLC的硬件的基本组成。
2.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继电器的结构原理、特性、主令电器的结构原理、技术参数、电气控制电路基本控制规律、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的保护环节基本知识、软件组成及编程软件的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主要形式。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 电子产品品质检测
2.电子产品整机装配
3.小型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
4.电气控制线路安装。
(二)测试方式及时间
1.测试时间:90分钟
2.测试方式: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4个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三)分值分配
技能测试总分为130分(其中职业素养及安全文明生产10分);
(四)测试项目及主要测试点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主要测试点
| 备注
|
1
| 电子产品品质检测
| 1.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
2.技术参数记录与分析;
3.成品线路板品质检测;
4.产品品质评价。
| 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4个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
2
|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
| 1.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2.元器件安装成型;
3.装配流程图绘制;
4.手工装配焊接。
|
3
| 小型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
| 1.元器件检测与分类;
2.电子产品安装线路图识读;
3.电子产品装配;
4.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
|
4
|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
| 1.电气控制线路图识读;
2.常用电工工具使用;
3.电气控制设备选用;
4.电气控制线路安装。
|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软件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软件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2.人社部颁发“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职业资格标准。
三、考试方法
本次软件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采用实际操作考试方法,设置3个测试项目,项目1和2由考生在现场随机抽取1个项目进行测试,项目3为必答题,考试时间共计10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计算机系统基础与操作系统(Windows7)应用约占35%;
2.OFFICE 2010办公自动化软件 约占35%;
3.PHOTOSHOP 约占10%;
4.FLASH 约占10%;
5.网页设计 约占10%。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 占60%;
2.多项选择题 占15%;
3.是非判断题 占25%。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计算机系统基础与操作系统(Windows7)应用】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概念。
(2)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程序、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理解微型计算机的CPU、主板、存储器、常用外围设备的功能,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理解通用外部设备接口的使用方法,了解BIOS在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和管理中的作用。
(4)了解常用进制的表示方法,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方法,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及字符的表示方法。
(5)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掌握其基本特征、种类及防治。
2.计算机操作系统
(1)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2)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了解Windows中文版的安装,掌握Windows的启动及退出。
(3)理解桌面、图标、菜单、任务栏、工具栏、窗口和对话框、快捷方式等概念,掌握窗口的组成及操作,掌握菜单的分类及操作,掌握工具栏、任务栏的操作,掌握对话框的组成及操作,掌握中英文输入法的选择和切换方法。
(4)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命名原则,掌握常用的文件类型,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和排列方式,理解剪贴板、复制、剪切、粘贴的概念,理解“回收站”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的操作方法,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及设置方法,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方法。
(5)理解驱动程序的概念,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掌握驱动程序的安装和更新,了解软件的下载方法。
【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
1.Word字处理软件应用
(1)了解计算机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
(2)理解文档管理的基本操作,创建、打开、保存、关闭和文档类型转换。
(3)掌握Word的启动、退出。
(4)掌握文本的录入、特殊符号的插入,掌握查找和替换,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设置及页面设置,掌握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掌握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掌握分栏的方法,掌握文档的打印设置与预览。
(5)掌握表格的创建和编辑,了解表格与文本的转换,掌握文本框的使用,掌握图片、艺术字的插入及格式设置,掌握页眉、页脚的设置。
2.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
(1)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工作薄、工作表及单元格的概念。
(2)掌握工作薄的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掌握工作表的插入、重命名、选择、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掌握单元格、行、列的选定,掌握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删除、移动、复制,掌握数据的输入、填充、清除,掌握单元格格式设置,掌握行高、列宽的设置,了解条件格式的使用,掌握页面设置。
(3)掌握单元格引用的方法,掌握公式与常用函数的应用,掌握数据的排序、筛选,了解分类汇总,了解图表的插入和格式设置。
3.PowerPoint幻灯片软件应用
基本概念,新建幻灯片、幻灯片的复制、插入、放映方式种类、切换,对象插入(哪些对象类型:图片、表格,艺术字、文本框、声音、视频等)
【网页设计】
1.了解网页与网站的概念
2.掌握HTML文件的基本结构
3.掌握HTML语言的常用标记
4.掌握列表标记、超链接标记、表格标记、图片标记的应用
5.了解多媒体在网页中的应用
【PHOTOSHOP】
1.基本操作
(1)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掌握Photoshop平台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3)掌握画布和图像尺寸、分辨率的概念及设置方法;
(4)掌握图像的编辑与修饰、色彩与色调调整的基本方法;
(5)掌握图层、蒙版、选区、路径、滤镜的概念和一般操作。
2.图层
(1)理解图层概念
(2)掌握图层的创建、删除方法,以及图层效果的设置方法。
3.文字的应用
(1)掌握文字的输入与编辑方法;
(2)掌握文字层与图层的转换方法;
(3)掌握文字效果的应用。
【FLASH】
1.基础知识
(1)了解Flash的应用领域,动画产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了解工作环境中各种面板和时间轴的用途;
(3)了解场景的概念和使用;
(4)理解Flash动画的基本创作流程;
(5)掌握矢量图形和像素图像之间的区别;
2.绘图工具和图形对象
(1)了解填充与边框线的区别,及其颜色、样式的设置方法;
(2)掌握绘图工具及工具选项的使用;
(3)掌握任意变形工具及变形面板的使用;
(4)掌握静态文本的应用及对文本格式、文本的抗锯齿设置。
3.元件
(1)了解元件与实例的关系;
(2)掌握元件和实例的创建方法,包括电影剪辑、按钮、图形;
(3)掌握改变元件或实例的类型、交换元件;
(4)掌握库面板和使用文件夹组织和管理库项目。
4.动画
(1)掌握创建补间动画,包括运动补间和形状补间的方法;
(2)理解时间轴的使用,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的使用;
(3)掌握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区别及用途;
(4)掌握使用引导线动画;
(5)了解创建遮罩动画和各种相关知识。
5.声音和视频
(1)掌握声音与视频的导入方法;
(2)掌握声音与视频的设置方法。
(四)、关于考试内容及参考教材的说明
考试内容以考纲规定的内容为准,原则上不指定考试教材版本,参考教材如下:
1、计算机文化基础
2、网页设计
3、Flash
4、photoshop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Photoshop图像处理;
2.Access数据库操作;
3.静态网站制作。
(二)测试方法
1.测试时间:100分钟
2.测试组织:设置3个测试项目,项目1和2由考生在现场随机抽取1个项目进行测试,项目3为必答题。测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形式。
(三)测试项目及主要测试点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主要测试点
| 要求
|
1
| “Photoshop图像处理”,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图像处理,限定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处理。
| 1、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掌握Photoshop平台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3、掌握画布和图像尺寸、分辨率的概念及设置方法;
4、掌握图像的编辑与修饰、色彩与色调调整的基本方法;
5、掌握图层、蒙版、选区、路径、滤镜的概念和一般操作。
6、掌握文字编辑的基本方法。
| 1、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图像的编辑与修饰、色彩与色调调整的基本操作;
3、掌握图层、选区、文字编辑的一般操作。
|
2
| 2.“Access数据库操作”,按照要求建立数据库或给定的数据库完成指定的操作。
| 1、数据库的建立
2、数据表的建立
3、条件查询的建立
4、窗体建立
5、表间关系的建立
| 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Access2010数据库的操作。
2、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库及数据表;
3、掌握数据表中数据的操作;
4、掌握各种条件查询的创建;
5、掌握数据窗体建立方法。
|
3
| “静态网站制作”按照效果图,根据提供的素材制作静态网站
| 1、掌握HTML文件的基本结构
2、掌握HTML语言的常用标记
3、掌握列表标记、超链接标记、表格标记、图片标记的应用
4、了解多媒体在网页中的应用
5、掌握图片素材在Photoshop中的编辑方法、及在网站中的使用方法
6、掌握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在网页中的应用方法
| 1、熟练使用DreamWeaver CS3或者EditPlus编辑工具,运用HTML标记制作简单的网页;
2、静态网站的版式设计与导航;
3、图片素材的编辑与使用;
4、Flash动画的制作与使用。
|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文秘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文秘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文秘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教学标准》(教职成厅涵[2014]11号);
2.中等职业学校《公共事务管理》、《应用文写作基础》、公共关系基础》等三门课程教学大纲。
3.国家职业标准:秘书等级(初级)国家职业标准(劳社厅[2005]1号)。
三、考试方法
本次文秘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采用实际操作考试方法,现场由学生在3个考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考试项目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1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公共事务管理》 约占55%
2.《应用文写作基础》 约占15%
3.《公共关系基础》 约占30%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约占15%;
多项选择题 约占15%;
判断题 约占10%;
简答题 约占10%;
综合应用题 约占20%;
写作题 约占3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公共事务管理】
1.秘书工作及其发展趋势
(1)了解:“秘书”的演变、秘书工作、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
(2)理解:秘书工作的基本属性。;
2.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特点和作用
(1)了解:秘书工作的环境——领导活动,领导者包括领导人、领导班子、领导机关,秘书工作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秘书工作的核心——领导意图,领导意图的形成,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及特点,秘书与领导班子相处原则;
(3)应用:秘书与具体领导人相处的原则。
3.秘书的工作方法
(1)了理解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
(2)理解秘书工作的原则。
4.秘书的素养
(1)了解秘书招聘选拔的条件;
(2)理解秘书所具备的各项素质;
(3)理解秘书素质的提高。
5.信息与秘书工作
(1)了解:信息及其分类、特征,信息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信息工作的特点、原则、基本要求,信息收集的内容、渠道、方法,信息的储存和传递;
(2)应用:信息的整理加工。
6.检查督办
了解:检查督办工作的主要目的,秘书部门检查督办工作的一般方法。
7.沟通协调
了解:沟通协调的内容、特点、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方式和常用方法。
8.调查研究
(1)了解: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2)应用:秘书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调查中的分析与研究的要求和方法。
9.会议工作
(1)了解:会议的要素、种类、作用;
(2)应用:会议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会议中的组织服务工作,会议后的善后落实工作。
10.信访和值班
(1)了解:信访的含义,信访工作的原则、要求、范围、特点,信访工作的基本要求,单位值班的工作内容和主要制度;
(2)理解:处理来信的主要程序、方法、要求,接待来访的基本程序、要求;
(3)会妥善处理来信、来访。
11.日常事务
(1)了解:印章的种类、作用与使用要求;
(2)理解:内宾、外宾接待工作的基本要求,领导接待和群众接待的基本原则;
(3)应用:内宾、外宾接待工作的基本内容,接打电话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安排领导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12.保密工作
(1)了解:秘密的类型、范围与密级,保密的纪律与责任;
(2)理解:保密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13.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概述
(1)了解:文书与档案的含义,文书的产生,档案的来源,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特征,文书与档案人员职业道德;
(2)理解:办公室的性质、地位和职能,文书工作与档案的基本原则、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
(3)应用:文书工作的具体内容。
14.公文
(1)了解:公文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理解:我国现行法定行政公文和事务性公文的种类及概念、适用范围、区别、特点及写作要求;
(3)应用:规范化公文的制作。
15.文书处理
(1)了解:文书处理部门的基本职能、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
(2)理解:行文制度;
(3)应用:收、发文处理,文书管理方法。
16.文件的整理与归档
(1)了解:机关文件材料的归档与不归档范围,企事业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2)理解:立卷的概念和含义,立卷的准备工作、平时归卷、案卷质量的一般内容,简易立卷方法;
(3)应用:根据立卷特征进行立卷。
17.档案管理
(1)了解:档案的含义,档案的来源,档案的特点,档案工作的特征,档案人员职业道德;
(2)理解: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
(3)应用: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电子文件归档。
【应用文写作基础】
1.行政公文
(1)了解:常用行政公文的概念及使用范围;
(2)理解:常用行政公文的行文关系、写作要求与方法;
(3)应用:①能根据材料制发(修改)红头文件。其主要文种:通知、通报、请示和函。②能根据材料撰拟(修改)公文。其主要文种:报告、批复和会议纪要。
2.其它应用文
(1)了解:各种事务应用文和常用经济应用文的概念、特点;
(2)理解:各种事务应用文和常用经济应用文的写作要求与方法;
(3)应用:能根据材料撰拟事务应用文和常用经济应用文。其主要文种:经济合同、证明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讲话稿、申请书、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简报、调查报告、条据文书、启事和海报。
【公共关系基础】
1.含义特征
(1)了解: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与现代化建设;
(2)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2.主体对象
(1)了解:社会组织的类型,公众的类型。
(2)理解:社会组织、公众的含义。
(3)应用:公共关系的工作过程。
3.信息传播
(1)了解:传播的类型、媒介;
(2)理解:信息的收集与传播。
4.沟通协调
(1)了解:组织内部、外部的基本公共关系;
(2)理解:组织内部、外部公共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处理的方式、方法。
5.素质培养
(1)了解:公共关系人员的形象及其职责;
(2)理解: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养;
(3)应用: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
6.公关交际
(1)了解:公关交际的基本内容;
(2)理解:公关交际的类型与礼仪要求;
(3)应用:几种具体交际的形式和技巧。
7.演讲商谈
(1)了解:演讲的风度,商谈的基本原则;
(2)理解:演讲的评议技巧,商谈的一般过程;
(3)应用:商谈的策略和技巧。
8.活动策划
(1)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方式、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2)应用:公共关系策划。
9.形象塑造
(1)了解:商品、品牌、形象、广告与宣传的含义;
(2)理解:组织形象的作用及其构成。
10.危机管理
(1)了解:危机的含义及其发展阶段;
(2)危机的预测和处理基本知识;
(3)应用:危机处理。
11.营销推广
(1)了解:市场的含义和营销观念;
(2)理解:市场推广的策略和技巧;
(3)应用:产品推销与营销策划。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办文;
2.办会;
3.办事。
(二)测试方法与分值比例
1.测试时间:10分钟
2.测试组织:考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形式,由考生在现场在3个考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项目进行测试。
3.分值比例:技能测试含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测试,分值比例为:
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 约占10%;
操作及操作规范 约占90%。
(三)测试项目及主要测试点
1.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主要测试考生的仪容仪表仪态。
考核指标
| 考核要求
|
仪容仪表仪态
| 1.着装干净整洁,符合工作实际,符合岗位要求;
|
2.头发、面部、手部符合服务仪容要求;
|
3.注重礼节礼貌,面带微笑,自然大方;
|
4.礼仪动作规范、标准、完整。
|
5.普通话交流,语言准确规范。
|
2.操作及操作规范:
项目
编号
| 项目名称
| 测试项目主要测试点
| 备注
|
1
| 办文
| 1.计算机操作;
2.文字录入的速度;
3.公文格式;
4.页面设计要领与质量;
5.打印机的正确使用。
| 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3个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
2
| 办会
| 1.会前准备工作;
2.会场布置。
|
3
| 办事
| 1.日常事务管理;
2.办公事务的安排与管理;
3.接待工作;
4.口语表达能力。
|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类相关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餐厅服务员(中级)国家职业标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
3.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客房服务员(中级)职业鉴定标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
三、考试办法
本次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测试方法,现场由学生在3个测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5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中国旅游地理》 约占25%;
2.《旅游学概论》 约占25%;
3.《餐饮服务与管理》 约占25%;
4.《客房服务与管理》 约占25%。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 约占50%;
2.多项选择 约占20%;
3.判断题 约占3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中国旅游地理】
1.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1)了解旅游资源概念、分类及特点;
(2)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及特征;
(3)掌握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4)掌握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1)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义及条件;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理解旅游资源开发形式;
(2)掌握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
3.东北旅游区
(1)了解东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2)掌握黑龙江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3)掌握吉林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4)掌握辽宁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4.华北旅游区
(1)了解华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2)掌握北京市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3)掌握天津市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4)掌握河北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5)掌握山东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6)掌握河南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7)掌握山西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8)掌握陕西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5.华东旅游区
(1)了解华东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2)掌握上海市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3)掌握江苏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4)掌握浙江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5)掌握安徽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6)掌握江西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6.华中旅游区
(1)了解华中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2)掌握湖南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3)掌握湖北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7.华南旅游区
(1)了解华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2)掌握福建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3)掌握广东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4)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5)掌握海南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6)掌握台湾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7)掌握香港特别行政区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8)掌握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8.西北旅游区
(1)了解西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2)掌握甘肃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3)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4)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5)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8.西南旅游区
(1)了解西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2)掌握重庆市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3)掌握四川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4)掌握云南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5)掌握贵州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9.青藏高原旅游区
(1)了解青藏高原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2)掌握青海省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3)掌握西藏自治区概况及主要旅游景区。
【旅游学概论]】
1.旅游概述
(1)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
(2)掌握旅游的定义;
(3)理解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掌握旅游的属性、特点和类型;
(5)掌握旅游组织。
2.旅游简史
(1)了解世界和我国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及中国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2)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3)了解我国近代旅游业诞生的历史背景;
(4)明确中国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5)掌握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各阶段的特点。
3.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1)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
(2)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3)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主题公园的概念;
(4)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5)掌握旅游业的定义、性质、特点;
(6)掌握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4.旅游业的构成
(1)了解旅游业的构成;
(2)掌握旅行社、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旅游交通、旅游饭店的概念及相应的类型划分;
(3)掌握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品、旅游娱乐的概念,了解其相应的类型划分;
(4)了解旅游饭店的等级划分;
(5)理解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娱乐业等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
(6)理解旅游者对旅游业的基本要求、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
5.旅游市场
(1)掌握旅游市场、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
(2)理解旅游市场的细分标准;
(3)掌握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4)掌握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餐饮服务与管理】
1.饭店餐饮概述
(1)了解“餐厅”一词的含义和出处,了解开设餐厅的条件;理解餐饮服务的概念和内容;了解餐饮部在饭店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餐饮产品的生产特点,理解餐饮产品的销售特点,理解餐饮服务的特点;理解我国餐饮业的发展趋势;
(3)了解饭店餐饮设施和社会餐饮的种类,理解其服务项目的差异;
(4)理解餐饮服务人员在思想政治、服务态度、服务知识、工作能力、职业习惯、身体素质六方面的素质要求。
2.中餐厅服务
(1)掌握中国菜肴的分类;了解中式烹饪常见的烹饪方法;理解中式烹饪的主要特点及中餐厅的经营特点;
(2)掌握并能正确运用中餐服务托盘、餐巾折花、酒水服务、上菜、分菜等基本技能:
(3)了解中餐早餐服务程序;掌握并运用中餐午晚餐服务程序和方法。
3.西餐厅服务
(1)了解西餐的概念、发展;了解西餐在我国的发展。理解欧美主要国家的菜式特点并掌握其名菜;了解西式烹饪常见的烹调方法;理解西式烹饪的主要特点、西餐厅经营特点;掌握西式正餐的进餐礼仪;
(2)掌握并能正确运用西餐服务中西餐用具的种类和用途,西餐服务基本技能:
(3)掌握西餐早餐的分类、服务程序;掌握运用西餐午、晚餐服务程序和方法;掌握自助餐以及客房送餐服务的程序和方法。
4.酒水知识
(1)掌握酒的特性及分类情况;
(2)了解葡萄品种;掌握葡萄酒的种类和特点以及服务方式;掌握啤酒的度数、分类、特点和主要品牌;掌握黄酒种类、特点以及服务方式;
(3)理解蒸馏酒的特点、分类;掌握中国白酒的香型及主要名酒;掌握外国蒸馏酒的种类、特点、品牌;
(4)掌握中外配制酒的分类及主要品种;
(5)掌握软饮料知识。
5.酒吧服务
(1)理解酒吧的定义、种类及特点;了解酒吧的常用器具设备;了解酒吧的组织结构情况;
(2)理解鸡尾酒的定义和基本结构;掌握并运用鸡尾酒的调制方法;了解调酒用具及常见鸡尾酒的配制法;
(3)掌握酒吧服务程序和服务注意事项。
6.中餐宴会服务
(1)了解宴会的发展阶段、经营特点;掌握宴会的定义、种类、特点;掌握宴会预订程序;
(2)掌握并运用宴会布局设计;掌握并运用宴会餐台布置;理解宴会菜单知识;了解宴会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3)掌握并运用中餐宴会服务程序及宴会中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
7.西餐宴会服务
(1)掌握并运用西餐宴会厅布置、台形设计、席位安排等宴会前的准备工作;
(2)掌握并运用西餐宴会服务程序及服务注意事项;
(3)掌握运用西餐宴会摆台方法。
8.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
(1)理解餐饮部及下属部门的职能;了解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及常见组织形态;
(2)了解餐饮部各岗位的职责、组织关系;理解餐厅迎宾员、服务员、传菜员、订餐员的岗位职责;
(3)理解餐饮部与其他部门的业务关系。
9.餐厅员工管理
(1)了解员工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2)理解餐厅员工的定额定员意义、方法,了解点菜厅和宴会厅定员做法;
(3)了解餐厅员工招聘的计划和方法;
(4)理解员工培训的目的、意义、种类、特点,了解培训的内容和基本程序;
(5)理解员工班次安排应遵循的原则;了解日常考核方法;
(6)理解激励的原理,理解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方法。
10.餐饮设备、用品管理
(1)了解餐饮设备用品管理的意义;
(2)了解餐饮设备用品的种类、用途及选择方法;
(3)掌握并运用餐饮设备用品的洗涤、使用与保养方法。
【客房服务与管理】
1.客房概论
(1)了解客房管理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中式铺床与西式铺床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客房管理的意义及其特性;
(4)掌握客房服务员的定义和意义;
(5)掌握客房产品设计。
2.对客服务工作
(1)熟悉和掌握对客服务中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东西;
(2) 解饭店业对客服务的类型;明白对客服务的程序和规范。
3.客房清洁管理
(1)掌握清洁器具及清洁剂的分类;
(2)掌握客房日常清洁作业程序;
(3)掌握公共区域清洁管理;
(4)掌握客房家具上蜡、地板打蜡、擦窗、擦拭顶灯、擦拭铜器、吸尘等卫生;
(5)掌握客房清洁质量控。
4.客房服务与管理
(1)了解客房服务与管理概述;
(2)掌握客房部的编制定员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3)掌握客房部员工的招聘与培训;
(4)了解客房部员工的评估与激励。
5.客房物品设备管理
(1)掌握客房物品设备的保养;
(2)掌握客房用品的控制。
6.洗衣房管理
(1)掌握洗衣房的机构设置、设计与布局。
(2)了解洗衣房设备配置。
(3)掌握洗衣房工作流程。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中餐宴会摆台;
2.中式铺床;
3.景区模拟讲解。
(二)测试方法与分值比例
1.测试时间:5分钟
2.测试组织:技能测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形式,由考生在现场在3个测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项目,中餐宴会摆台和中式铺床1人1工位进行操作测试,景区模拟讲解按照抽签顺序逐一进行讲解。
3.分值比例:技能测试含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测试,分值比例为:
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 约占10%;
操作及操作规范 约占90%。
(三)测试范围及要求
1.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主要考核考生的仪容仪表仪态。
考核指标
| 考核要求
|
仪容仪表仪态
| 1.着装干净整洁,符合工作实际,符合岗位要求;
|
2.头发、面部、手部符合服务仪容要求;
|
3.注重礼节礼貌,面带微笑,自然大方;
|
4.礼仪动作规范、标准、完整。
|
2.测试项目及主要测试点
项目
编号
| 项目名称
| 测试项目主要观测点
| 备注
|
1
| 中餐摆台
| 1.铺台布操作要领和质量;
2.托盘的正确使用;
3.餐具摆放操作要领和质量;
4.斟酒操作要领与质量;
5.餐巾折花质量。
| 1.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3个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2.模拟景点讲解范围:为四川省3A级以上景区。
|
2
| 中式铺床
| 1.开单操作要领和质量;
2.床单包角操作要领和质量。
|
3
| 模拟景点讲解
| 1.导游语言的运用;
2.景点讲解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3.景点讲解程序的规范;
4.景点导游词的创作质量。
|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物流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物流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教育部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
2.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部分参考);
3.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四级);
4.《物流术语》(修订版),GB/T18354-2006。
三、考试方法
本次物流管理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考试方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采用实际操作考试方法,考生从3个测试项目中抽取1个项目作为测试内容,测试时间为10分钟。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物流基础》 约占20%;
2.《现代物流运输实务》 约占20%;
3.《配送作业实务》 约占20%;
4.《仓储实务》 约占20%;
5.《物流地理》 约占20%。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1.单选题,约占20%;
2.多选题,约占40%;
3.判断题,约占20%;
4.简答题,约占2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物流基础】
1.物流基础知识
(1)了解物流的概念及物流概念的演进历史;
(2)理解物流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基本概念;
(3)掌握物流的功能及各功能在物流过程的合理化要求;
(4)掌握各种物流形式的特点、现代物流的特征、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物流系统
(1)理解现代物流系统化运作思想在物流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3)掌握物流系统各环节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要点。
3.物流流程管理
(1)掌握物流流程的概念、目标、设计以及执行;
(2)掌握物流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相关策略等;
(3)了解流程的定义以及流程管理的发展史。
4.物流功能
(1)了解物流的基本功能及其概念;
(2)理解并掌握物流各功能合理化的要求和作用。
5.仓储与配送
(1)熟悉配送中心的功能、现代物流配送的特征,仓库、配送、配送中心的分类及现代仓储的设施与设备;
(2)掌握仓储、配送、配送中心的概念;
(3)熟练掌握仓储、配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6.第三方物流与国际物流
(1)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2)掌握客户服务于物流营销的特点、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国际物流各种运输方式及特点。
【仓储实务]】
1.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
(1)了解仓储和仓储管理的概念
(2)了解仓储的功能;
(3)掌握仓储活动的意义和性质;
(4)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2.仓库和仓库设备
(1)掌握仓库的功能及类型,新型货架的结构和特点,托盘的类型,不同材质托盘的特点及基本使用和保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常用设备的性能、特点和使用要求。
3.仓储业务组织
(1)了解仓储业务的类型及仓储合同的有关知识;
(2)掌握仓储作业流程的组织。
4.商品储存规划及商品养护管理
(1)了解商品储存和保管的目标;
(2)掌握商品储存策略,商品分区、分类保管规划的方法,仓容定额的计算,商品编码、编号的方法及商品堆码苫垫的要求;
(3)掌握商品科学养护的内容。
5.仓储安全管理
(1)了解仓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掌握库场治安保卫、防火、防水及安全生产的管理与方法。
【配送作业实务】
1.物流配送概述
(1)了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2)掌握物流配送的含义与特征;
(3)掌握物流种类和物流模式在配送中的应用;
2.物流配送中心
(1)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要求和配送中心的功能;
(2)了解配送中心的发展历史及配送中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理解配送中心不同的分类方式及配送中心的内部布局;
(4)掌握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区别。
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
(1)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流程,配送业务进货的原则和订货的方式、数量;
(2)熟悉配送中心规划的设计程序;
(3)掌握配送作业的各业务环节的内容和方法。
【现代物流运输实务]】
1.物流运输概述
(1)掌握物流运输的概念及其意义;
(2)掌握物流运输结点(转运型结点)的功能、作用。
(3)掌握不同物流运输的方式及优缺点。
2.货物运输实务
(1)掌握公路货物运输种类;
(2)掌握铁路货物运输基本条件;
3.集装箱运输
(1)掌握集装箱的标准、集装箱的种类;
(2)掌握公路集装箱运输基本条件。
4.货运合同
(1)掌握货运合同概念及特征、种类;
(2)掌握货物联运的概念
【物流地理】
1.物流节点布局
(1)理解物流节点的概念;了解物流节点的功能和分类。
(2)了解物流基地的作用和功能,掌握区位选择原则。
(3)重点掌握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区别及布局特点。
2.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物流地理
(1)了解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分布概况,了解我国各农业区的主要物产。
(2)掌握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特点;
(3)掌握纺织工业的布局特点;
(4)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情况。
(5)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了解现有运输方式分类。
3.商业物流地理
(1)理解掌握我国商业中心的布局规律。
(2)了解我国大宗商品的流向特点。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货物组托;
2.手工打包;
3.叉车出入库;
(二)测试时间与方式
考生现场从3个测试项目中抽取1个项目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10分钟。
(三)测试项目及主要测试点
表1 技能测试内容与要求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测试项目主要观测点
| 评分标准
| 备注
|
1
| 货物组托
| 1.根据所提供货物绘制简易组托示意图;
2.完成一个托盘两层货物的码放;
3.遵循奇、偶错层码放,每层码放最大化等组托原则;
4.操作标准、安全、自然、流畅;
5.着装规范,反应灵敏,体现职业综合素养;
6.对现场进行“6s”管理。
| 1.技能测试(100分)
(1)清点货物;
(2)绘制组托示意图;
(3)重不压轻;奇偶互压;
(4)码放货物整齐;
(5)每层码放数量最大化;
(6)操作符合安全规范;
2.综合素质测试(30分)
(1)着装规范;
(2)语言表达能力;
(3)思维应变能力;
(4)专业素养。
|
|
2
| 手工打包
| 1.完成所提供货物的十字交叉打包;
2.操作标准、安全、自然、流畅;
3.着装规范,反应灵敏,体现职业综合素养;4.对现场进行“6s”管理。
| 1.技能测试(100分)
(1)妥善放好包装物;
(2)把手工打包机打开到最大状态;
(3)将打包带左端弯曲,插入打包扣;
(4)将左侧固定杆折入打包带内拉紧;
(5)右手持打包带绕过包装物;
(6)将打包带右端弯曲插入打包扣;
(7)将左侧固定杆折入打包带内;
(8)左手固定打包扣;
(9)右手按住打包带右端用力将打包扣拉紧;
(10)最后持剪刀将打包带剪断;完成;
(11)完成十字交叉打包。
2.综合素质测试(30分)
(1)着装规范;
(2)语言表达能力;
(3)思维应变能力;
(4)专业素养。
|
|
3
| 叉车出入库
| 1.正确使用叉车对所提供的货物按照现场布置进行出入库操作;
2.操作标准、安全、自然、流畅;
3.着装规范,反应灵敏,体现职业综合素养;
4.对现场进行“6s”管理。
| 1.技能测试(100分)
(1)妥善放好货物;
(2)开车准备:佩戴作业牌;系好安全带;围绕车身一周检查外围状况;检查叉车喇叭、刹车灯装备;
(3)启动叉车;观望后起步;松手刹起步;
(4)叉车行驶中(正向绕桩、反向绕桩):按照规定路线;不能倒桩;必须按照操作打灯不能错打;不能掉货;不能有货物超出车身等;
(5)运送货物出入库:叉齿未完全插入卡板;行驶时货叉或卡板离地提升高度要求20-30cm,不能过高或过低,门架没有后倾;不能掉货等;
(6)停车准备(侧方位停车):入库过程中不能或碰杆;叉车完全停入车位;操作完成后货叉平放落地;离开叉车时拉手刹拔掉钥匙;
(7)其他:严重违规或技术生疏,不能有效控制车辆;所用时间。
2.综合素质测试(30分)
(1)着装规范;
(2)语言表达能力;
(3)思维应变能力;
(4)专业素养。
|
|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会计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会计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会计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有关教材。
三、考试方法
本次会计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采用实际操作考试方法,现场由学生在4个考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考试项目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4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基础会计 占70%
2.经济法律法规 占30%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
1.《基础会计》
单项选择题 约占20%
多项选择题 约占20%
判断题 约占20%
综合题 约占40%
2.《经济法律法规》30分
单项选择题 约占35%
多项选择题 约占25%
判断题 约占25%
案例分析题 约占15%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基础会计】
1.概述
(1)了解会计的涵义;
(2)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
(3)掌握会计的特点;
(4)掌握会计的对象;
(5)了解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6)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7)了解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2.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1)熟练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内容和会计等式;
(2)了解不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3)了解会计核算方法。
3.账户与复式记账
(1)熟练掌握会计科目及分类;
(2)熟练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3)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4)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5)了解科目与账户的区别与联系。
4.会计凭证
(1)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及种类;
(2)掌握原始凭证概念、种类,原始凭证的内容;
(3)熟练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
(4)熟练掌握记账凭证的概念、种类、填制方法和使用要求;
(5)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装订与保管相关知识。
5.会计账簿
(1)掌握账簿的概念及种类;
(2)了解账簿的登记规则;
(3)熟练掌握日记账、分类账的设置及登记方法;
(4)掌握错账的查找与更正的方法;
(5)掌握对账、结账的方法。
6.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1)熟练掌握投入资本和借入资金业务的核算;
(2)熟练掌握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3)熟练掌握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4)熟练掌握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5)掌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6)了解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7)了解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7.财产清查
(1)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及种类;
(2)了解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3)了解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4)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实物资产的主要清查方法;
(5)熟练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6)掌握现金长、短款的账务处理;
(7)了解财产物资实物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8.会计核算程序
(1)了解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操作方法、步骤、优缺点;
(2)了解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操作方法、步骤、优缺点;
(3)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及选择。
9.财务会计报告
(1)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种类及编制要求;
(2)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
(3)掌握利润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
(4)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和审批;
(5)了解会计档案的管理。
考试内容以考纲规定的内容为准,原则上不指定考试教材版本,参考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即:
《基础会计》第四版,张玉森、陈伟清主编。
【经济法律法规】
1.经济法基础知识
(1)了解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2)了解经济法律关系;
(3)了解法律行为与法律事实;
(4)掌握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
(5)掌握经济仲裁的概念,仲裁协议及仲裁程序;
(6)掌握诉讼概念,程序与诉讼时效。
2.公司法律制度(纳入案例考试范围)
(1)了解公司法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特征、设立条件,掌握其组织机构;
(3)熟练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特征、设立条件,掌握其组织机构;
(4)了解公司财务和会计的相关规定;
(5)了解公司股票、债券的概念与发行规定;
(6)掌握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3.中小企业法律制度(纳入案例考试范围)
(1)了解合伙企业的概念、特征;
(2)掌握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合伙企业财产的概念及其管理与使用的规定;
(3)熟练掌握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与竞业禁止;
(4)掌握合伙企业的入伙与退伙,解散与清算;
(5)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6)掌握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及一人公司的区别;
(7)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8)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解散与清算。
4.合同法律制度(纳入案例考试范围)
(1)了解合同法的概念及合同的种类;
(2)掌握合同的订立,包括合同当事人的资格、合同订立原则、合同订立程序、合同的形式及内容等;
(3)熟练掌握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的判定(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
(4)掌握合同的履行的概念、原则、规则;
(5)掌握合同的担保方式,含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6)掌握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终止的条件、程序;
(7)了解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包括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条件、主要形式、违约免责等。
5.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1)了解税收及其特征,了解税收法律关系;
(2)了解税法的基本结构;
(3)熟练掌握税收的分类和我国当前的主要税种;
(4)掌握税务管理与税款的征收;
(5)掌握税收违法行为的类型,税收法律责任的形式;
(6)了解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参考教材:《经济法律法规》第三版,陈炳勋主编,2011年1月第1次印刷。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原始凭证填制;
2.填制记账凭证;
3.登记账簿(日记账或明细账或总账);
4.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
(二)测试方法与分值比例
1.测试时间:40分钟
2.测试组织:测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形式,由考生在现场在4个测试项目中随机抽取1个项目进行测试。
(三)技能测试评分方法
1.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要素齐全、准确,出现错、漏扣相应分值;会计账簿各要素登记齐全、准确,出现错、漏扣相应分值;财务报表项目计算准确、填列正确,出现错、漏扣相应分值;
2.书写正确、规范,大小写正确。
(四)技能测试主要内容及主要测试点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主要测试点
| 备注
|
1
| 原始凭证填制
| 1.填制现金支票或转账支票
2.填制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涉及的主要原始凭证
3.按原始凭证的要素准确、完整、规范填制凭证
|
|
2
| 填制记账凭证
| 1.根据原始凭证识别经济业务
2.判断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方向、金额
3.选择记账凭证种类
4.按记账凭证的要素准确、完整、规范填制凭证
|
3
| 登记账簿(日记账或明细账或总账)
| 1.选择账簿的格式
2.建账并登记期初余额
3.选择过账的方法
4.按账簿的构成要素完整、正确、规范进行登记
|
4
| 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
| 1.判断报表填列项目的依据
2.判断报表填列项目的填列方法
3.填写报表填列项目的金额
|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测试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土木水利类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三、考试方法
本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采取实际操作考试方式,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3个测试项目中选择1个测试项目进行测试。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测试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建筑制图与识图 约占30%;
2.建筑材料 约占20%;
3.建筑力学 约占20%;
4.建筑测量 约占15%;
5.建筑构造 约占15%。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 占40%;
2.是非判断题 占10%;
3.主观题,主要包括作图题、识图题、计算题和问答题 占5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建筑制图与识图】
1.制图基本知识
(1)掌握绘图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基本制图标准;
(3)理解投影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4)熟练掌握点、直线、平面的空间位置分析及三面投影图的画法;
(5)熟练掌握平面体投影图的作法;掌握简单曲面体投影图的画法;
(6)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有关概念及表示方法,熟练掌握其画法。
2.建筑施工图
(1)了解施工图的产生,理解施工图分类和编排顺序,掌握正确的识图步骤和方法;
(2)熟练掌握施工图的有关规定(如定位轴线、标高、详图索引符号等);
(3)理解并熟练掌握平面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和表达方法,平面图的识读方法;
(4)理解并掌握剖面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和表达方法,剖面图的识读方法;
(5)理解并掌握立面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和表达方法,立面图的识读方法;
(6)理解并掌握详图的形成、图示内容和表达方法,详图的识读方法;
(7)掌握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常用构件代号及图例的含义;
(8)熟练掌握基础图、结构平面图、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的内容及识读方法。
【建筑材料】
1.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1)理解建筑材料的概念;
(2)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
(3)了解建筑材料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2.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熟练掌握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掌握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理解材料的吸水性和吸湿性概念;
(4)理解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概念。
3.气硬性胶凝材料
(1)了解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特性及分类;
(2)了解建筑石膏生产制备方法、凝结硬化机理、技术要求及特性;
(3)了解生石灰的生产、消化、石灰的品种、硬化过程及技术指标;
(4)了解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机理;
(5)了解水玻璃的硬化机理;
(6)了解生石灰的熟化、硬化过程;
(7)了解石膏、石灰的用途。
4.水泥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础知识;
(2)掌握常用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3)熟练掌握水泥的质量要求及如何合理选用水泥;
(4)了解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及矿物组成、凝结与硬化机理;
(5)了解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治方法;
(6)掌握五种常用水泥的代号、水泥的选用原则。
5.混凝土
(1)熟练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主要材料的技术要求;
(2)熟练掌握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3)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与方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强度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4)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5)了解有关混凝土的品种结构;
(6)理解混凝土的外加剂种类及选用方法等。
6.砂浆
(1)熟练掌握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及要求;
(2)掌握普通抹灰砂浆的特点和用途;
(3)理解防水砂浆的组成材料及要求;
(4)了解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
(5)了解其它品种的砂浆。
7.砌墙砖和砌块
(1)了解烧结普通砖的概念、技术要求与应用;
(2)理解新型墙体材料的种类、概念及应用意义;
(3)掌握空心砖、多孔砖的技术规定和应用。
8.建筑钢材
(1)熟练掌握建筑钢材的分类;
(2)了解钢材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3)理解钢材的冷加工与热处理的作用;
(4)熟练掌握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5)掌握建筑钢材的标准与选用。
9.防水材料
(1)掌握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及应用;
(2)掌握沥青防水卷材、改性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品种及应用;
(3)理解简易鉴别沥青的方法;
(4)理解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性能与区别;
(5)理解煤沥青、改性沥青概念及用途;
(6)了解新型油毡的名称、性能及防水涂料、密封材料的基本概念。
【建筑力学】
1.力和受力图
(1)掌握力的有关概念及其三要素,理解静力学公理;
(2)掌握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约束及约束反力的画法并能灵活运用;
(3)掌握画受力图的步骤;掌握单个物体及物体系统受力图的画法,能准确判别二力杆。
2.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1)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有关概念;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合力投影定理;
(2)掌握求平面汇交力系合力的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3)理解力矩的概念及合力矩定理,掌握力偶的性质,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及平衡条件,理解荷载按作用范围不同的分类,了解均布面荷载转化为均布线荷载及均布线荷载转化为集中荷载的计算;
(4)理解力的平移定理,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熟练掌握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及计算。
3.轴向拉伸和压缩
(1)理解工程中常见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2)理解轴向拉伸、压缩和内力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轴力,了解轴力图的画法;
(3)理解应力的有关概念及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理解工作应力、极限应力和许用应力的有关概念,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其解决的三类问题;
(4)理解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纵向变形及胡克定律(两种形式)。
4.直梁变形
(1)理解弯曲变形的有关概念,了解简单梁的常见形式;
(2)掌握剪力和弯矩的有关概念、正负符号规定,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及计算内力的规律;
(3)理解梁的内力图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在集中力作用下、集中力偶作用下、均布荷载作用下梁的内力图规律,并运用规律画内力图;
(4)理解梁的正应力及分布规律,熟练掌握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及强度条件,理解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
(5)了解挠度的概念及最大挠度所在的位置、影响因素。
【建筑测量】
1.概论
(1)了解施工测量的任务、内容和作用;
(2)理解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等概念,了解我国绝对高程基准面的确定;
(3)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4)掌握测量数据取舍原则。
2.水准测量
(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熟练掌握高差法和视线高法测高差;
(2)熟练掌握水准仪的构造及其各部件的作用,掌握水准尺的种类与读数方法,了解尺垫的作用;
(3)熟练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4)理解水准点的作用,了解水准路线的三种形式;
(5)熟练掌握两种测站检核方法(两次仪高法和双面尺法);
(6)熟练掌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施测方法、记录和内业计算;
(7)了解水准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
3.角度测量
(1)掌握水平角的含义及测量原理;
(2)熟练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步骤和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方法;
(3)掌握竖直角的含义,了解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4)了解角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了解角度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4.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1)了解钢尺与皮尺的种类,了解丈量的辅助工具,掌握直线定线的方法;
(2)掌握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及精度计算,了解倾斜地面水平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3)掌握坐标方位角及象限角的定义;
(4)掌握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5)掌握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方法。
5.地形图及其使用
(1)了解地形图的含义及其作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了解比例尺的形式、分类和精度,掌握比例尺精度的应用;
(3)了解图廓、图名、图号和接图表的含义;
(4)掌握常见地形符号,掌握等高线、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等概念,了解典型地貌的等高线表示方法,掌握等高线的特性;
(5)熟练识读、应用地形图。
6.建筑场地测设的基本工作
(1)掌握已知水平角、已知水平距离测设方法,熟练掌握高程测设方法;
(2)掌握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
7.建筑施工测量
(1)了解民用建筑施工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2)掌握建筑物位于原有建筑物平行和垂直位置上的测设方法;
(3)熟练掌握基础施工中标高控制、楼层轴线和楼层标高测设方法;
(4)了解龙门桩或龙门板的作用与设置。
8.全站仪测量
(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构造及其各部件作用,掌握全站仪测量所需各种配件的使用;
(2)熟练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全站仪测量角度、距离和三维坐标的方法;
(4)熟练掌握全站仪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
【建筑构造】
1.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1)熟悉民用建筑的基本构成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掌握建筑的分类和分级,建筑和建筑物的概念;
(3)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4)熟悉建筑模数的含义和应用。
2.基础构造
(1)掌握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区分;
(2)掌握基础的类型和对应的适用情况;
(3)了解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构造要求;
(4)了解条形基础沉降缝的做法。
3.墙体构造
(1)了解墙体的作用、设计要求和分类;
(2)了解砖墙的主要材料和选用;
(3)熟悉砖墙的组砌方式和常用的墙体厚度;
(4)掌握勒脚、防潮层、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的构造要点及作用;
(5)了解墙体变形缝的构造要求;
(6)熟悉变形缝的类型和设置条件。
4.楼层和地面构造
(1)掌握楼板层和地面的基本构成和楼板的设计要求;
(2)熟悉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种类、特点和构造形式;
(3)了解地面的类型和地面变形缝构造;
(4)了解楼地层的防潮防水;
(5)了解建筑楼层的保温和隔声。
5.楼梯
(1)了解楼梯形式的选用和尺度的确定;
(2)了解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节点;
(3)了解处理楼梯的细部构造;
(4)掌握楼梯各有关尺寸的确定。
6.屋顶构造
(1)了解屋顶的类型、组成和设计要求;
(2)掌握平屋顶排水坡度的形成和主要排水方式;
(3)掌握柔性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和细部构造要点及各层次的作用;
(4)了解常用的屋面保温和隔热措施。
7.门窗构造
(1)了解门窗的类型和作用;
(2)掌握门窗尺寸的决定因素;
(3)掌握平开门窗的基本组成和构造要求。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建筑施工测量;
2.砖墙和砖柱的砌筑;
3.梁钢筋的下料与制作;
(二)测试方法
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3个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三)测试项目及主要测试点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主要测试点
| 备注
|
1
| 建筑施工测量
| 1.采用DS3自动安平水准仪,根据指定的后视点位,选取适合的方法测出目标点的高程;能正确记录水准测量的读数,计算高差和高程;
2.采用DJ2电子经纬仪在指定测站,选用合适的方法测量目标点所形成的水平角;
3.采用全站仪测给定场地的地面面积;
4.综合素质观测点。
| 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3个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
2
| 砖墙和砖柱的砌筑
| 1.根据给定要求对不同砖墙进行干砖试摆;
2.根据给定要求对不同砖柱进行干砖试摆;
3.综合素质观测点。
|
3
| 梁钢筋的下料与制作
| 1.根据提供的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和要求,制作箍筋;
2.根据提供的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和要求,制作受力钢筋;
3.综合素质观测点。
|
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根据《2016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章程》对对口职教类考生的考试要求,特制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6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测试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三、考试方法
本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测试考试由专业知识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30分,其中专业知识测试满分为100分,专业技能测试满分为130分。
专业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测试采取实际操作考试方式,设置2个测试项目,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2个测试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测试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1.植物生产与环境 约占35%;
2.农业经营与管理 约占35%;
2.遗传育种学 约占15%;
4.植物保护学 约占15%。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 占40%;
2.是非判断题 占10%;
3.主观题,主要包括作图题、识图题、计算题和问答题 占5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植物生产与环境】
1.绪论
(1)了解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植物生产的特点;
(3)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2.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a.理解植物细胞的概念,了解植物细胞的形状及大小;
b.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c.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d.掌握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
(2)植物的组织与功能:
a.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与功能;
b.了解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的概念。
(3)植物的营养器官:
a.掌握植物器官的概念;
b.了解根、茎、叶的形态和结构;
c.掌握根、茎、叶的生理功能;
d.了解植物营养器官变态的类型。
(4)植物的生殖器官:
a.掌握植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组成、形态和结构。
b.了解花粉粒和胚囊的发育过程;
c.掌握植物的开花、传粉和受精;
d.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类型,了解果实和种子传播方式。
3.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1)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a.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b.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c.掌握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
d.掌握植物的生殖生长与环境。
(2)理解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途径。
4.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1)土壤的基本组成:
a.掌握土壤与土壤肥力的概念;
b.了解土壤矿物质的组成及各类土壤质地的分类、鉴别;
c.掌握土壤生物、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土壤的基本性质:
a.了解土壤孔隙性和结构性。掌握土壤团粒结构;
b.了解土壤耕性的含义、表现及改良;
c.掌握土壤酸碱性和缓冲性;
d.掌握土壤的性质和土壤的保肥性、供肥性。
(3)土壤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a.了解我国土壤资源及主要农业区土壤的特点;
b.掌握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及培育措施;
c.了解各类低产土壤的改良及开发利用措施;
d.了解土壤退化、污染及相应防治方法。
5.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
(1)植物生长发育与水:
a.了解水分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b.掌握植物细胞及根系吸水的主要方式和过程;
c.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作用方式及指标,掌握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与调节;
d.掌握植物需水的规律和合理灌溉的指标。
(2)植物生产与水环境:
a.了解降水形成的原因、类型及降水的表示方法;
b.了解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及时间变化;
c.掌握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水分的有效性;
d.掌握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e.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6.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
(1)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
a.了解土壤热量的来源,了解土壤的热特性;
b.了解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c.了解空气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和大气中的逆温。
(2)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调控:
a.了解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b.掌握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措施。
7.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
(1)植物的光合作用:
a.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b.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植物的呼吸作用:
a.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b.了解呼吸作用的类型;
c.掌握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及其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
d.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a.了解植物的光合性能与植物的产量构成因素;
b.掌握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8.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
(1)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
a.了解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吸收;
b.理解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c.掌握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及其诊断;
d.了解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能正确把握施肥时期与施肥方法。
(2)化学肥料种类与合理施用:
a.了解土壤中N、P、K的形态;
b.掌握N、P、K肥的种类、性质及其合理施用;
c.土壤中微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及施用方法,复合肥料与混合肥料。
(3)有机肥料种类与合理施用:
a.理解有机肥料的涵义及作用;
b.掌握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与施用。
【农业经营与管理】
1.农业概述
(1)了解农业的含义、发展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理解农业生产的本质与特点;了解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概况。
2.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
(2)了解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
(3)理解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4)掌握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措施。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的背景;
(2)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3)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4)掌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原则。
4.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1)了解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理解现代农业经营的概念;
(2)了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概念;掌握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
(3)了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概念、类型、意义;
(4)了解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了解农业产业化的类型及其特点;
(5)了解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含义、特点;了解社会化生产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了解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职能及组织体系;
(6)了解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理解农业生产专业化的优越性。
5.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1)了解立体农业的概念、类型;了解立体农业的模式;
(2)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基本原理、典型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3)了解设施农业的概念、种类、发展趋势;
(4)掌握观光农业的概念、形式、观光农业园的组成;
(5)了解都市农业的概念、特点;理解都市农业的功能;
(6)了解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种类。
6.农业宏观管理
(1)掌握农业宏观管理的含义和必要性;
(2)掌握农业宏观管理的手段;
(3)了解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及其相应职责;
7.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1)掌握农业生产资源的含义、特点和配置原则,了解农业生产资源的种类;
(2)了解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特性,掌握其利用与配置原则;
(3)了解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特点,掌握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途径;
(4)了解农业资金管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农业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和提高资金周转速度的途径;
(5)了解农业科技资源的概念、作用。
8.农业经济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1)了解合同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农业经济合同的含义、形式、内容;
(2)理解订立农业经济合同应遵循的原则、程序、生效的条件;
(3)理解农业经济合同履行的原则;掌握农业经济合同的担保形式和违约责任;
(4)了解农业经济合同的变更、转让、终止。
9.农产品质量管理
(1)掌握产品质量的概念、特征;
(2)掌握产品质量管理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10.农业经营效益管理
(1)了解农业经营效益、农业经济效益的含义,理解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掌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2)了解农业经济核算的含义,理解成本核算的方法与步骤,掌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途径;
(3)了解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含义和评价原则,了解各评价指标,并掌握评价农业经济效益的步骤。
11.农产品市场分析
(1)掌握市场、农产品的概念,市场的特点和农产品市场的特点;
(2)了解农产品需求的含义;掌握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3)了解市场调查的含义、作用、内容;掌握市场调查的步骤、方法;
(4)了解市场预测的含义、意义、步骤、方法。
12.农产品开发
(1)理解产品的含义;了解农产品开发的方法;
(2)掌握农产品的体格构成及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掌握产品的定价方法及定价策略。
13.农产品营销
(1)理解产品销售渠道的含义和类型;掌握不同产品应如何选择销售渠道;了解电子商务的含义;掌握建立网络商店的要素;
(2)掌握产品促销的策略与方法及推销技巧。
【遗传育种学】
1.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掌握自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的花器构造、开花习性和异交机制;
(2)了解植物天然异交率的测定的方法,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和类型;
(3)理解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2.引种与选择育种
(1)了解植物生长变化规律,引种的基本步骤;
(2)掌握植物驯化的原理和方法;
(3)理解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性状鉴定的方法,选择育种的程序。
3.杂交育种
(1)掌握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杂交技术和杂交方式;
(2)理解杂种后代的选择方法和杂交育种程序。
4.回交育种
(1)掌握回交的遗传效应、回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和回交后代的选择,回交次数和回交所需植株数的确定依据;
(2)了解修饰回交育种法和回交育种的其它用途。
5.杂种优势利用
(1)掌握杂种优势表现的普遍性、复杂多样性和遗传基础;
(2)掌握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
(3)理解杂种亲本的选育、改良和选配原则;
6.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1)了解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和核雄性不育的遗传;
(2)了解雄性不育的形态差异、细胞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
(3)理解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恢复系方法,杂种品种的选配和生产利用。
(4)理解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鉴定,两系杂种品种的选配和利用。
7.抗逆性育种
(1)了解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鉴定技术和指标,
(2)理解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品种选育。
8.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1)理解群体改良的意义和原理;
(2)理解基础群体的建立,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9.种子生产与管理
(1)掌握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实质、原因和防止措施;
(2)掌握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技术和良种生产技术,杂交种亲本原种生产技术,杂交种制种技术。
【植物保护学】
1.昆虫的基本知识
(1)认识昆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昆虫的主要类别,进而明确其生长发育和种群消长与外界环境因素的辨证统一观系;
(2)掌握昆虫各体段和附肢的基本构造、变化类型与功能的一致性;繁殖和发育与确定防治适期的联系。
2.植物病害基本知识
(1)理解植物病害的概念;
(2)了解病害的种类及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3)理解病原、植物、环境三者的辨证关系及其对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作用;
(4)了解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侵染性病原物的特征、特性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和发生规律的特点。
3.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1)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2)了解各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特点。
4.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了解农药主要加工剂型及农药的分类、组成;
(2)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农药的使用方法,农药的稀释和药效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 技能测试
(一)测试项目
1.园林植物识别;
2.小麦种子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
(二)测试方法
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2个测试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三)测试项目及主要测试点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主要测试点
| 备注
|
1
| 园林植物识别
| 1.植物名称识别;
2.植物主要形态特征描述;
3.植物主要园林用途描述。
| 考生现场以抽签方式从2个项目中选择1个项目进行测试。
|
2
| 小麦种子活力的测定(红墨水法)
| 1.种子取样;
2.种子切分;
3.种子染色;
4.种子冲洗;
5.种子活力判定;
6.种子活力计算。
|